市政环卫
无锡日报丨“方便”无异味,无锡有妙“厕”

初夏的隐秀路大丁儿童友好公园,青草和野花散发着淡淡的馨香。周五下午5点,不少从隔壁幼儿园放学出来的孩子依然在小公园里玩耍着,大人们则坐在了大丁佳苑公共厕所门前聊家常;厕所大厅的一角是茶歇区,一名环卫工人在此休息。

大丁佳苑公厕已成为公厕除臭的范本。近年来,锡城公共厕所在数量和洁净度方面得到有效改善,但在厕所异味上如何再下功夫,是我市打造最干净城市的新课题。

目前全市有上百座公厕运用不同方法,做到了整洁干净无异味,今年市区还将有30余座新改建公厕实现“无臭”。而全市各类社会机构的公共卫生设施如何提升管养质态,则有待各地因地制宜加快推进。



640 (1).jpg


公厕实现了“无臭”?!
这是真的吗?
怎么做到的?
禧宝近日接连走访
图片图片
为大家带来最真实的
无锡“无臭”公厕现状
↓↓







便池出现不明泡沫?
是消臭新技术!


周六早晨,上海跑友阿健和朋友们来锡越野惠山。上山之前,他们先来到离惠山国家森林公园南入口不远的大丁佳苑公厕“放空”一下。

进入干净整洁的男厕后,他发现小便池里有一堆泡沫,心有不悦:“怎么会有这么多泡泡?”

640 (2).jpg

再细看,泡沫跟洗衣泡泡有点像,纯白色,空气中也没有一丝尿骚味。方便之后,便池顶端喷出了新泡沫,将原有泡沫完全冲入了下水道。

阿健有点明白了,这个他在上海也没见到过的新玩意是利用泡沫防止臭味发散

640 (3).jpg



不光大丁佳苑公厕,目前我市有包括无锡硕放机场在内的120余座公厕使用了泡洗除臭技术,全部由本土高新技术企业江苏飞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、安装。

公司厕所项目负责人丁思嵘介绍,这项技术利用静态发泡单元,将水和空气制造成微米级气水泡沫,且总体积放大了20倍。泡沫通过单独安装的管道,配合智能检测设备在特定时间注入洁具盆腔,以高流动的泡沫进行冲洗和对洁具内腔的覆盖,封锁住所有排泄物,消除溅水和臭味散发。泡洗技术对密闭式厕所的除臭尤为有效。

大丁佳苑公厕还装有新风系统,日常几乎用不上,只在很少的严寒酷暑之日,空调开启后才配合工作,确保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不超标。







公厕上演“机器人秀”?

是保洁机器人在工作!


已退休的沈先生家住大丁佳苑,周六他特地带孙子到公厕拉“臭臭”,为的是让孙子见识一下这里的保洁机器人。

大丁0.png

排便结束,洁具立即自动泡洗。下一步,孙子在厕间门外好奇地观看“机器人秀”。

只见长方形的机器人从墙边走出来,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喷水口对地面和便具进行高压水冲洗,然后擦净、烘干,同时用紫外光照射消毒。机器人来回一趟工作两遍,60秒后归位,并发出“已清洗完毕,请使用”的语音。孙子说,回家要让妈妈给家里也装个保洁机器人!


在大丁佳苑公厕,这样的保洁机器人男厕有2个、女厕有6个,做到了“一客一保洁”加上泡洗技术,切断了蹲具产生臭味的根源。保洁机器人目前已在岗30个月,极少发生故障,成为环卫工人的好帮手。

负责这所公厕保洁的徐师傅夫妇俩深有感触,以往公厕最难保洁的就是蹲具,清洗起来费时费力,清理不及时很容易使厕所里充满臭味。有了机器人,他们再也不用清洗蹲具,日常工作重点也转换到确保感应器不被水渍覆盖和台盆、地面的清洁、干燥上。


640 (4).jpg

考虑到老年人不便使用蹲具如厕,公厕里设置了4台智能马桶,女厕2台,男厕和第三卫生间各一台,有清洗、加热、杀菌等功能。厕间里还配备了晕倒报警系统,守护老年人如厕安全。

相较于泡洗、新风技术,保洁机器人和智能马桶的运用,对除臭的作用虽不是最关键的,却让市民有了更完美的如厕感受。

640 (5).jpg

沈先生表示,当初听说要在小区和幼儿园旁盖公厕,大家都表示反对;建成后,一看厕所这么干净,而且没有臭味,大家的态度彻底反转,经常会在厕所门口坐坐,夏天路过时还会进厕所纳凉;旁边的幼儿园只用栏杆和公厕隔开,没有砌高墙阻隔,前不久师生们还走进公厕,上了一堂社会实践课。

阿健则打趣到,要是茶馆边上有这么一所无臭公厕,生意一定火。






无臭厕所能普遍存在吗?
将出台相关导则,让无臭味成为标准


我市自2019年开始大规模新改建公共厕所,5年来累计新改建城市公厕748座、农厕1139座,全市面向百姓开放的厕所在环境面貌和保洁水平上有了很大改观。

这项工作进入到中场阶段,人们发现不少厕所外观和内设方面已有了现代化模样,与城市风貌日益契合,但走进厕所扑鼻的异味却让人难以忍受。从2021年开始,新改建的厕所将如何消除臭味作为重要考量内容。

640 (6).jpg

大丁佳苑公厕就是第一个以新思维改造的公厕,研发单位和环卫部门通力合作,形成了“科技+管理”的公厕除臭新模式

公厕以高净卫生间智慧系统为支撑,泡洗式洁具、保洁机器人、智能马桶、智能消毒拖把柜、一体式洗手台、人脸识别出纸机、新风系统等一应俱全,目标直指消臭。市民可以在大厅通过智慧物联网管理平台看到整个厕所的工作状况,空气质量、用水量、用电量、厕间使用状态、机器人工况等一目了然。

2021年11月投入使用以来,公厕平均每天服务600人次左右,不仅无臭味,还在全市率先做到了“一客一保洁”,成为可复制的样本。

大丁.png



市民对厕所的更高要求指向的是,城市生活的体验感与城市管理的贴心度同频共振。

据悉,今年我市将出台《无锡市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技术导则》,为各地新改建厕所提供技术指引。市城管环卫部门继续对一批城市公厕和农厕进行改造,为市民提供更优的如厕环境。市城管委办公室将强化监管考核,要求各社会公厕责任主体做到“四净两无两通一明”,即地面净、墙壁净、厕位净、周边净,无溢流、无臭味,水通、电通,灯明。

通过“科技+管理”的新模式,无臭厕所完全可以普遍存在。

原报道链接:
无锡日报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RRUwgsx8J_2Ms08xIPI1oQ?scene=25#wechat_redirect

上一个:江阴环城北路公厕:“面子”亮“里子”实 智慧公厕“焕新”亮相     下一个:无锡博报丨“新质生产力”助力“厕所革命” 无锡企业参与智能清洁型公厕标准制定
江苏飞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21 www.jsfmhb.com lnc.ALL Rights Reserved   苏ICP备20031279号-1